51小说网

51小说网>清妖 知乎 > 第120章 叫他尝尝社会的险恶(第1页)

第120章 叫他尝尝社会的险恶(第1页)

姓徐的说的是安徽学政徐立纲,前任巡抚朱珪的盟友,一个以清流自居的纯粹文官。

形象点说,这位徐大人就是打学校毕业后便直接进入中央机构任职,一直在京中清要位置流转,压根没到基层锻炼过,所以社会的不良风气没怎么吹到他。

同样,对于社会的险恶,这位徐大人也不太了解,又因为教育口相对封闭的特性,导致这位一省“四巨头”之一的学台大人有点嫉恶如仇,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。

所以,这才选择不去欢迎“幸进小人”赵安到省城上任,而是直接拍拍屁股去外地督学。

压根不管官场的潜规则。

当然,学官本就是清贵官,徐大人不遵从潜规则也没什么,坏就坏在徐大人在外面督学一圈回来后,竟然大张旗鼓要跟赵安“干一架”!

是什么原因导致徐大人要“干架”?

目前,没有准确答案。

只知道车马刚到省城,得知城中有头有脸的官绅都被赵安请去抚标观礼后,学政大人当即做出一个决定,那就是以学政身份邀请去观礼的官绅到望江楼举行诗会。

学政大人邀请,即便有些官绅隐约察觉到事情不对劲,有些更是猜到学政大人是要和藩台大人打擂台。

这种神仙打架的事,凡夫俗子最好别掺和,有多远躲多远。

奈何一省学政关系的是一省士子功名,试问,谁家没有子弟读书?又谁家没有子弟参加科举?

科举是什么?

科举是子弟出人头地的唯一渠道,更是关乎家族未来数十年气运的根本!

哪怕你贵为一二品大员,只要子孙后代连着三代于科举无望,再大的家世也得败落。

君子之泽,也不过五世而斩。

因而从现实意义来讲,得罪学政的后果比得罪藩台大人还要严重,因为藩台大人他再厉害,也不及学政大人在科场上的那轻轻一笔来的致命。

甚至藩台大人都没有剥夺秀才功名的权力,只能通报学政衙门办理。

什么意思呢?

随你百姓往上告,最后还得是村主任给你解决,村主任不解决,找谁都不好使。

同样,藩台大人官再大,权力再大,都没有直接革除区区秀才功名的权力,这权力只能由学官行使。

两权相害取其轻,无奈之下刚刚从抚标回到家没多久的官绅们,不得不硬着头皮前往望江楼参加诗会。

诗会主题本是咏叹秋景,然而几杯酒下肚,学政大人就迫不及待的借题发挥了。

先是在那哀叹世风日下,人心不古,又说如今为官者不修德政,专务奇巧淫技,纵容商贾与民争利,实是不像地方大员作派,也有违圣贤重农轻商教诲。

虽未点名,在场谁听不出来学政大人这是在影射藩台大人?

只不过谁也不敢接这茬,一个个在那坐立难安。

学政大人是能卡他们子弟的前程,但藩台大人也能卡他们的前程。

一个卡儿子,一个卡爹,左右为难噢。

见一众官绅都不愿开口附和自己,学政大人心中自然是有些恼火,他之所以一回省城就要“打擂台”,不是他不懂忍耐二字,而是赵安请官绅富商去抚标观礼,不仅是公然拉拢地方势力,更是武人作风对文治传统的一种挑衅。

历来地方大员,哪怕是州县到任的第一件事都是先去祭祀孔庙,同生员读书人们好好交心,以示对文教的重视。

结果赵安上任以来连学宫半步不曾踏入,反倒大张旗鼓搞什么工商兴省,又去抚标搞什么校阅观兵,这在学政大人眼里不就是本末倒置么!

大清朝仰重的是知书达礼的读书人,可不是那帮钻到钱眼的商人和大字不识一个的粗鄙武夫!

作为安徽教育界的一号位,学政大人自然无法容忍这种严重破坏传统,极易给人错误引导的荒唐事。

加之本就鄙视赵安,索性新仇旧账一起算。

赵安有直接上书皇帝的权力,他这个提督学政同样有!

当场作了一首诗。

其中有两句道:“监舟或因风云便,岂真麟角誉杏坛?同年乏录根基浅,怎比深耕翰墨香?”

什么意思呢?

https://www.du8.org https://www.shuhuangxs.com www.baquge.cc

abxsw.net dingdianshu.com bxwx9.net

kenshu.tw pashuba.com quanshu.la

tlxsw.cc qudushu.net zaidudu.org

duyidu.org baquge.cc kenshuge.cc

qushumi.com xepzw.com 3dllc.net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